|
发表于 2013-1-3 16: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GB/T 7232-1999 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中:
过热(overheating):工件加热温度偏高而使晶粒度过度长大,以致力学性能显著降低的现象。
过烧(burning):工件加热温度过高,致使晶界氧化和部分融化的现象。
但是这两个定义略显笼统。下面是相关资料中的定义。
过热:钢被加热到Ac3以上某一温度后,随着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发生了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是硫的偏析)。在随后的冷却中,会在晶界上保持硫的偏析,或者形成第二相质点(主要是MnS)的沉积,使晶界脆化,导致钢的塑性和韧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过热包括稳定过热和不稳定过热两种。
过烧:钢被加热到接近固相线或固液两相之间的某一温度时,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不仅发生硫的偏析,还出现了磷的偏析,并且发生部分晶界的烧熔现象,形成富硫磷的液相。在随后冷却时,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形成MnS和FeP等脆性相的沉积,使晶界产生弱化,导致钢的塑性与韧性剧烈降低的现象。
过烧,加热温度比过热的高,但与过热没有严格的温度界限。一般以晶粒边界出现氧化及熔化为特征来判定过烧。
还是建议楼主看看其他资料,附件中有两个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