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见仁见智 于 2015-12-3 11:33 编辑
搞好热处理是一种责任 从金属热处理的定义看到,赋予热处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挖掘金属材料的性能潜力;直白的说,承担搞好金属产品的内在质量是一种责任,是我们的本分。 要担当得起这份责任,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夯实理论基础,不断知识更新;还要明白实践是第一性的,勤于实践方可获得真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舍得放下个人的面子,尊重客观、尊重科学、谦虚谨慎。还要洁身自好,不参与为利益而做假,或者忽悠别人的纠结之中。 第二,任何个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现代化的今天,一个人无法完成一项工程任务,失败成功都是一曲交响乐。善于与人共事,包容同事和尊重同行朋友,许多好的想法,就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产生出来的,肯定合作者的贡献,特别是起引导作用的第一个灵感思想。在众人合作之中,切不可窃功弃义,据为己有。 有了这种素养,就会发觉热处理技术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搞好热处理是一种艺术 热处理工作地现场,除了管理正规的某些新建厂房以外,大都显得有些脏乱,年头越久越陈旧,这是表面现象。热处理工艺上,看似简单,一位对热处理无知的厂长曾批点热处理部门说,‘你热处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像钓鱼一样,拿根铁钩用铁丝吊个零件,在盐炉加加热,往水里一捅,了事,还有啥,吖!’这是外行人看热处理专业的典型说道。 同一钢牌号(430不锈钢)制造的同一产品——米筛,两者都进行了渗氮处理,金相组织基本一样,只是渗氮深度、表面硬度和外层组织略微有些差别,但服役中的使用寿命却相差甚远。从中似乎看到,钢牌号是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体’,热处理渗氮赋予它什么它就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就是艺术,这就是水平。 搞好热处理是一种境界 如果理论基础扎实,就如同有了一双‘慧眼’,可以‘看见’在热处理各个指令阶段金属体内部的晶格变化(相变)情况和原子的有序运动过程,最后形成所希望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有的耐磨,有的强韧,有的耐疲劳、有的软而可塑变、有的耐蚀,等等,景色绚丽、歌声嘹亮,使人振奋,令人陶醉,有时候,还有几分忧心。这是局外人感受不到的一种境界。 热处理理论和应用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作为个人,都只能在其中某一项技术领域中达到较深的层次(一技之长),如果有所长进,甚至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必定从中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应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来自于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来自相互交流的双赢,来自于自我成就感。 新的东西总在前头,搞好热处理可以使人精神升华,锲而不舍,伴你终身快乐!
希望看到各位同行朋友有更多更深刻的感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