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不支持数字)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4|回复: 2

綦母怀文对淬火工艺方法的理解!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923

主题

4973

回帖

2万

积分

热处理专家组

积分
28648
QQ
发表于 2013-1-13 17: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gqinghua196 于 2013-1-13 17:21 编辑

綦母怀文对淬火工艺方法的理解!

綦毋怀文,东魏北齐人,冶炼家。又作綦母怀文。

据《北史》 卷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艺术上记载:“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今襄国冶家所铸宿柔挺,是其遗法,作刀犹甚快利,但不能顿截三十札也”。

这里所说的宿铁法,是南北朝时期制钢术的重大创造。按东汉末年王架《刀铭》有“灌辟以数”的记载。西晋张协《七命》说:“销逾羊头,镁越锻成,乃炼乃烁,万辟千灌。”“销”指生铁,“镁”为熟铁,“辟”、“灌”分指折叠和淋注。这两条记载,说的都是将熔融的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工艺,应是《梦溪笔谈》所载灌钢(或称团钢)的初始形式。宿铁法只须数宿即可成钢,比东汉、西晋时期灌辟操作的次数要少,工艺上显有改进。由于将熔融的生铁(即“生铁精”)和熟铁合炼,使碳分扩散,趋于均匀,液态生铁中的碳分与熟铁中的氧化物起作用,又有利于去除杂质,纯化组织,成为含碳量较高的优质钢料,适于做刀刃使用。

至于宿铁刀的做法,按上述记载可知,是用含碳量低的熟铁(即“柔铁勺作刀脊,将宿铁(早期的灌钢)作刀刃,实际即是后来所谓“夹钢”。这样做成的刀具,锋刃坚利而又不易拆断,刚柔兼备,经久耐用,属于钢、铁复合材质。

为获得锋利的刀刃,宿铁刀在淬火时使用了畜溺和油脂两种淬火介质。前一种含有盐分,冷却速度比水要快,利于淬硬;后一种冷却速度比水要漫,可以使钢料更为坚韧。这是对钢铁淬火工艺的重大改进。也有可能已使用双液淬火,即先在冷却速度大的畜溺中淬火,避免奥氏体在高温转变;再在油脂中淬,使马氏体的转变较为缓漫,以减小变形和开裂的倾向“淬”有没入的意思,如刘良所说“淬谓烧刃令热,渍于水中也” ;“浴”可作忽上忽下解,如《大戴礼记·夏小正》:“鸟浴者也,飞乍高乍下也。”看来,“浴”和“淬”在次序上有先后之分,具体操作也不一定相同,浴刀时忽上忽下便于控制和观察火候,淬刀时则没入油脂中任其冷却。

《北史》 的这些记载又见于《北齐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一方伎这两部史籍都编定于唐代,并收入了《齐书》和《齐志》 中的材料,其中明言“今襄国冶家所铸宿柔挺,是其遗法”襄国在今邢台、邯郸地区,也就是沈括 《梦溪笔谈》 提到的“磁州锻坊”所在地。可见,纂母怀文对制钢术的改进,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北史》载:“怀文又云:‘广平郡南干子城,是干将铸剑处,其土可莹刀’。”用特定的“土”来磨莹刀剑,屡见于古籍,有可能是利用其化学特性来显示花纹或起研磨的功用,所有这些记载都符合于现代科学原理,表明纂母怀文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技术家。

这种总结北方冶炼经验,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浴淬,制成“宿铁刀”,锋利无比,相传能劈开数百层铠甲。这种“灌钢”技术,隋唐之际仍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随风飘飘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楼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50

主题

7209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漂流族

积分
30080
发表于 2013-1-13 17: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工艺历史悠久
热处理之家,我爱我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bao989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2-3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之家 ( 湘ICP备1602183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湘ICP备16021836号-1湘ICP备16021836号-3湘ICP备16021836号-4, 公安部备案号:43010302000896

GMT+8, 2025-5-3 19:55 , Processed in 0.11701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湘ICP备160218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