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看列: 1、先看第一列:97、28、10(水淬)、20、13、5(油淬)。 50CrVA钢的淬透性曲线中显示硬度大约是55~58HRC, 解释: (1)、水淬: 要想表面达到55~58HRC,棒料的直径是97毫米,也就是说,超过97毫米的棒料,水淬表面也将达不到55~58HRC,只有小于97毫米的才能够达到。而水淬,在四分之三半径处达到55~58HRC的硬度的棒料直径,最大是28毫米,而心部中心达到55~58HRC的棒料直径才10毫米。 (2)油淬: 要想表面达到55~58HRC,棒料的直径是20毫米,也就是说,超过20毫米的棒料,油淬表面也将达不到55~58HRC,只有小于20毫米的才能够达到。而油淬,在四分之三半径处达到55~58HRC的硬度的棒料直径,最大是13毫米,而心部中心达到55~58HRC的棒料直径才5毫米。 2、看第四列:97、51(水淬)、76、51、36(油淬)。 50CrVA钢的淬透性曲线中显示硬度大约是45~53HRC, 解释: (1)、水淬: 表面肯定能够达到45~53HRC,所以就没有必要列数据了。故没有数据。在四分之三半径处达到45~53HRC的硬度的棒料直径,最大是97毫米,而心部中心达到45~53HRC的棒料直径51毫米。 (2)油淬: 要想表面达到45~53HRC,棒料的直径是76毫米,也就是说,超过76毫米的棒料,油淬表面也将达不到45~53HRC,只有小于76毫米的才能够达到。而油淬,在四分之三半径处达到45~53HRC的硬度的棒料直径,最大是51毫米,而心部中心达到45~53HRC的棒料直径是36毫米。 3、其他列如此类推,不一一解释了,类似。 二、看行: 1、看第一行:97 解释:水淬表面达到55~58HRC,棒料的直径是97毫米。 2、看第二行:距中心3/4R。28、51、74、97、122、147、170。 分别对应的硬度值往下看淬透性曲线。即距中心3/4R处,水淬达到55~58HRC的最大直径是28毫米的棒料,距中心3/4R处,水淬达到56HRC的最大直径是51毫米的棒料,距中心3/4R处,水淬达到51~56HRC的最大直径是74毫米的棒料,距中心3/4R处,水淬达到45~54HRC的最大直径是97毫米的棒料,…………,以此类推。不解释了。3、第4、5、6行是油淬的,也不解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