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见仁见智 于 2013-8-1 14:38 编辑
从见闻看渗碳齿轮的热处理 1,由于钢的力学性能指标彼此存在着矛盾,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中经常遇到的是此起则彼伏,有顾此失彼问题,例如,硬度高,则韧性低,强度高则塑性低,故通常不能让某一技术指标达到极值,而是综合考虑。在突出某一指标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其它性能指标使用中的辅助能力问题。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2,把这种常识运用到实际中,仍然有不同观点和分歧意见。作为国家工业化机械零件之一的齿轮,渗碳齿轮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就是一例。目前,一般工程机械上使用的齿轮,通用的、经济效益高的热处理方法是:用几种指定的低合金钢渗碳钢牌号,渗碳——降温直接淬火——低温回火——表面喷丸。这是一种经过长时间实践考验优选出来工艺流程,围绕着这一问题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这样制造出来的齿轮,物美价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3,然而,从质量上说,这是最好的吗?不是。翻开齿轮热处理的历史和现在仍然在重要齿轮上使用的渗碳热处理工艺来看,就会发觉真正的高档齿轮是相当繁琐的:低(中)合金渗碳钢,渗碳——冷却——高温回火——两次淬火——深冷处理——低温回火。显然,这种热处理工艺成本相当高,后面还要精磨齿,制造成本也要高。但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是一流的。 所以,并没有被所谓的现代化所 ‘淘汰’,也没有接受现代化的新工艺。只是要求场合不同而各得其所罢了。 4,这里面有与本主帖有关的 ‘冰冷处理’ 问题。近代的研究表明,深冷处理的作用不单单是减少残留奥氏体,令人惊奇的是这一过程可细化马氏体孪晶, 促使析出纳米级碳化物, 并附着在马氏体孪晶带上. 深冷处理既能提高材料的硬度, 也使材料的韧性略有增加。 如果说,当初对重要齿轮进行深冷处理尚处于 ‘减少残留奥氏体’ 可以获得好处的认识;那么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尚不为人知的机理同时在起作用。 仅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创新精神的前提是 ‘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要防止僵化,有做不完的事情等在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