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材料问题
产品名称:叶轮,材料:ZG2Cr13,这批零件共13件,上下口环处(和轴联接的外圆面)要求进行表面高频感应淬火,硬度要求是40~50HRC。
委外处理,我和张工(凤来疏竹)去现场进行质量跟踪。
零件在高频淬火前进行过调质处理,机加工后进行表面着色探伤,结果有6个合格,有7个不合格(裂纹)。
取合格件进行表面高频淬火,结果在处理首件时就发现有菊花状裂纹(中间一个点,四周五条放射状裂纹,长度约10-20mm),当时现场那个高频老师傅顿感诧异,表示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认为是否需要修订热处理参数及冷却介质(当时的冷却介质是8%PAG),我们俩现场分析判断不是由于热处理产生的裂纹,热处理工艺参数没有问题,冷却介质也不需要改变,后来继续试淬另外几件,结果没有任何裂纹出现。
象这样菊花状裂纹的出现,如果不是原材料有缺陷问题,又有哪位高手能通过热处理来培育出这朵盛开的菊花?
叶轮上下口环的结构其实形状是比较简单的,等于就是一个轴套。虽然材料是ZG2Cr13,硬度要求是40~50HRC,表面高频感应淬火进行空冷也是能够达到硬度要求的,且对工件的变形也是有益处的;为什么要采用8%PAG进行冷却,主要考虑的是口环的壁厚只有8mm,但要保证淬透层深2mm,如果采用空冷,因为热传导的作用,势必会使口环的内壁也淬上火,影响后序的插槽,所以在变形量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允许椭圆0.50mm,实际0.25~0.30mm),采用8%PAG进行冷却,事实证明,内壁没有淬上火,不影响后序的插槽。
有许多朋友可能是会有担心,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采用水溶性冷却介质难道不危险吗?应该说是没有危险性的,主要的一点就是口环的结构是基本上不存在淬裂因素的。只要变形不超差,不需要过分考虑裂纹的问题,是可以采用的。
当时首件淬火就发现菊花状裂纹,那个师傅顿感诧异,我也感到诧异;但是,我们诧异的对象是不同的,他诧异的是怎么会有“鲜花盛开”,我诧异的是他的表情,有自责写在他的脸上,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我和风来疏竹张工看了那朵“菊花”后,异口同声对他说:“这个不是你的问题,是材料的问题!”结果大家应该知道了~~~
说一句实话,我对那位师傅感应淬火的技术是非常佩服的(有六十多岁了,是上热厂出来的),我对感应淬火说起来还算是知道一些的,但和他相比应该说有比较大的距离的;可对淬火裂纹的分析上我和他同样也是存在差异的。
我走过上海许多热处理厂,在热处理裂纹分析上确实是比较薄弱的。
|
|